退休人员看过来!这三类情况领不到养老金,甚至得退钱,咋回事?


最近小区里的退休老张跟我吐槽,说隔壁老王最近愁得饭都吃不下——本来每月按时领养老金的他,突然被通知暂停发放,还得把前三年多领的8万多块退回去。

一问才知道,老王当年为了提前退休,偷偷把档案里的出生日期改大了5岁,现在被审计部门查出来了。

其实像老王这样的情况不少,最近全国各地都在严查社保违规问题,有些退休人员不仅没领到养老金,还得倒贴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啊,都是因为他们在社保上动了歪心思,做了三类违规事,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好好的养老金为啥说没就没?

还得倒贴钱?

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唠唠:

一、伪造档案改年龄,提前退休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人觉得“早退休早享受”,就打起了档案的主意。

比如本来1965年出生、应该60岁退休的人,偷偷把档案改成1960年,55岁就办了退休,多领了5年养老金。

可他们没想到,现在社保系统越来越严,审计部门会逐一核对档案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只要有一点不符,立刻就会被盯上。

像国家审计署去年公布的案例,光是伪造档案造成的社保基金损失就超过1亿元,可见这问题有多普遍。

一旦被查实,首先暂停发放养老金,然后要求全额退还多领的钱——老王就是因为改了5岁,多领了8万多,现在得一分不少退回去,你说这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二、虚拟劳动合同,“一岁工作”的荒唐事可别碰

还有更离谱的,有人为了凑够社保缴费年限,居然伪造劳动合同,假装自己“从小就上班”。

比如去年审计署曝光的一个案例,山西某疾控中心职工的档案里写着“1岁参加工作,22岁退休”——1岁的孩子连名字都写不全,怎么可能去上班?

这明摆着是伪造材料,结果一查就露馅了。

这种情况一旦被发现,不仅养老金会被停发,多领的钱得退回去,而且伪造材料的人还可能触犯《社会保险法》,面临2-5倍的罚款,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你说为了领点养老金,犯得着把自己送进局子吗?

三、代缴社保有风险,现在可不能再找中介了

之前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觉得自己没单位,找中介代缴社保方便,还能享受职工社保待遇。

可2023年之后,人社部门明确说了:“代缴社保属于违规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代缴形式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要是现在还找中介代缴,一旦被社保部门核实,不仅会追回代缴的社保基金,还会面临罚款——比如去年北京就查处了10多家代缴社保的中介,罚款总额超过200万元。

其实现在灵活就业参保很方便,不用找中介,自己去社保大厅或者网上就能办理,虽然得自己交全部费用,但踏实啊——毕竟是自己合法缴纳的,领养老金的时候也安心。

说到底,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的“保命钱”,得靠自己老老实实缴费、符合规定才能领。

那些动歪心思的人,到头来不仅没占到便宜,还得退钱、受处罚,真是得不偿失。

其实啊,国家给我们的社保政策已经很好了:只要累计缴满15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能按月领养老金,而且每年还会调整上涨。

像2025年,国家就提高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是2024年人均的2%,这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途径参保,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

不管是伪造档案、虚拟劳动合同,还是找中介代缴社保,都是违规行为,早晚都会被查出来。

只有合规参保,才能安安心心领养老金,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最后想跟大家说一句:养老金不是“唐僧肉”,不是谁想啃就能啃的。

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享受规则带来的好处。

希望大家都能守住自己的“养老钱”,安安心心过好退休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