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邪典视频屡禁不止 三道防线现重大漏洞


未成年人的暗网?

8月4日,“财经下午茶”发布《快手上的“邪典动画片”》一文后,文中提及的“小马宝莉毁童年血腥版”邪典动画于当天晚间被快手悄悄删除。但是再次搜索发现,相同内容的血腥、残杀邪典动画视频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更深、较广的特征。

快手对此处理方式给人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感,邪典视频屡禁不止是不能抑或不为?

近年来,从国家监管部门到社会公众一直对邪典动画采取零容忍态度,这背后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高压线,此前亦有多家音视频平台因处理邪典视频不力而被立案调查。

持续跟踪发现,快手已将上述文章提及的血腥邪典动画删除,但与之内容完全相同的邪典动画视频却依然存在。这表明快手涉及内容的三道防线均出现重大漏洞:

一、内容发布核查机制出现重大漏洞。在用户发布邪典动画时未能在源头发现这些邪典视频中存在大量血腥、残杀内容。

二、快手后端审查、纠错机制出现重大漏洞。“财经下午茶”发布上述文章后,快手将文章涉及的血腥视频删除,但未能删除隐藏更深的相同邪典动画视频。

三、推荐算法存在漏洞。在相关血腥视频下方会出现推荐关联词,点开推荐关联词则会发现隐藏更深的邪典动画视频。

未成年人的“暗网”?

8月4日发布的《快手上的“邪典动画片”》一文提及两个曾被监管部门点名的邪典动画关键词,搜索其一“小马宝莉毁童年血腥版”关键词,在快手平台发现一个来自境外“CU...C..K”的邪典动画视频,该视频以小马宝莉动画片为幌子其中却包含大量残杀、血腥、虐待内容。

8月4日晚间,快手已将上述文章提及的血腥邪典视频删除。不过,快手对于该血腥邪典动画视频的处理,好像也仅限于此,因为,相同的邪典动画依然存在。

时隔一天,8月5日根据上述内容更换关键词,重新搜索“××小马宝莉”,则出现了多个相同内容的邪典视频,同样来自境外“CU...C..K”。

在被媒体发文提醒后

快手平台仍然存在相同内容血腥邪典动画

这些被新发现的以小马宝莉为内容的邪典视频,开头为正常片头,不过视频进行到半分钟处就出现了恐怖的残杀、虐待等血腥内容。说实话,就算成年人看完后也会觉得脊背发凉。

对快手而言,颇有屡禁不止的意思了。

需要注意的是,快手上这些邪典视频下方还配有推荐关联词,点击下方关联词就会进入另外版本的小马宝莉邪典动画视频,同样的残杀、虐待内容,这些血腥视频则来自境外另一个邪典版小马宝莉动画。

从一个搜索词进入视频

根据视频下方推荐关联词可进入另一版邪典动画

无一例外,这些打着小马宝莉幌子的邪典视频充满了残杀、血腥等露骨内容。简单来说,如果未成年人观看一个邪典视频,就可能会通过快手的推荐关联词深度陷入“快手暗网”而无法自拔。

在这些邪典视频下方,甚至有用户评论称,快手审查机制更像外网。

邪典动画视频下方的网友评论

靠提醒才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财经下午茶”8月4日发布的《快手上的“邪典动画片”》一文后,当天晚间快手就悄悄将文中提及的“小马宝莉血腥版”视频删除,但是截止到8月5日下午,快手平台上不少同类内容视频却依然存在。

这就很奇怪了。

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无小事,面对同样内容的血腥视频,快手审查程序中难道就没有对敏感内容分帧、截帧的分析方法和审查机制??

内容一致的视频,快手竟然不能在平台内识别?

同样,快手后端审核团队难道没有扩大人工筛查范围,以发现同类视频?

最关键的是,快手对涉及未成年人身心安全的安全阈值到底在哪儿呢?

快手如何管好内容生态?

内容生态概念的范围很大,以快手的体量来看,其可称得上是“互联网运营设施”的提供者之一,当然字节规模更大。从运营角度看,社交、短视频、直播、电商、游戏等不同环节都会涉及内容生态概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快手如何规避给软色情/色情类运营主体导流、引流?从运营层面来看,要深度了解平台细分产品定位特征,当然平台审核团队若不了解用户运营行为也难以预测、发现。对于这个问题,其他几家平台同样也会遇到。仔细测试、观察发现,几家平台对此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处理力度亦是大小不一,而结果则完全不同。

无论外部如何监督批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才是平台维护内容生态健康的关键所在,话虽很空,但事实如此。

快手,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

不能光靠社会公众提醒啊,快手平台的主体责任呢?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