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信量化(首源投资)沪深两市缩量震荡,银行股成谜,路在何方


周三的 A 股大盘表面维持平稳态势,虽未延续强势上攻,但指数依旧坚守在 5 日均线之上。然而市场内部却暗流涌动,沪深两市超 3300 只个股下跌,亏损效应显著加剧,一片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更值得警惕的是,创业板指数在经历连续 4 个交易日的横盘震荡后,于周三失守 5 日均线,原本的单边上行通道宣告破裂,释放出不容忽视的调整信号。

当天市场并未出现重大利好或利空消息,这种极端分化的行情,实则是场内资金格局发生新变化的直接体现。在大盘看似稳定、热点却急速切换的复杂局面下,投资者若想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必须深入探究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其一,沪深两市持续缩量,是否意味着资金正在悄然离场?其二,银行股上周五高位破位后迅速反弹重回 5 日线,后续能否重拾上涨趋势?其三,前期热门板块集体走弱,钢铁、有色等周期板块逆势崛起,市场热点是否正迎来新一轮切换?

先看资金流向问题。近几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量持续萎缩,周三单日更是缩减 900 亿,成交额降至 1.41 万亿,较 6 月 26 日、27 日的高点累计缩量近 2000 亿。观察交易数据可知,此前市场资金面相对平稳,但周三情况出现微妙变化:机构席位虽整体仍保持中幅资金净流入,但卖盘呈现小幅释放,流入规模较周一有所减少;游资席位卖盘释放更为明显,直接导致其从周一的中幅净流入转为当日的资金进出平衡状态。这表明机构与游资均在加大止盈操作,不过尚未出现大规模多空转向。

场外资金动态同样值得关注。周三 30 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反弹并站稳 5 日线,暗示上周从债市流入股市的资金,正出现回流迹象。而作为行情关键推手的 ETF 基金,其动向更是重中之重。回顾上周大盘突破年内新高,正是得益于沪深 300ETF 放量增持非银金融板块。但自上周三后,该 ETF 基金量能便未再扩大,本周二、周三更是显著缩量,这在券商股的走势上也得到印证。后续若沪深 300ETF 能再度放量,或券商股实现放量反弹,大盘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目前券商股虽已连续 5 日阴跌,5 日线失守,但 10 日线支撑稳固,上行趋势尚未被彻底破坏,短期内存在转强契机。

再论银行股走势。上周五至本周一,银行股经历剧烈震荡,周一更是跌破 10 日线,直至触及 20 日线这一中短期强弱分水岭才止跌反弹。令人意外的是,银行股仅用两个交易日便强势收复 5 日线,完成弱转强。作为 A 股市场的反向人气指标,银行股的走强反而促使场外资金回流债市,压制了市场整体赚钱效应。从基本面看,高股息、低估值、业绩稳定的特性,加之汇金、险资、公募基金等大资金抱团,为银行股中长期上行奠定基础。但短期走势仍需结合技术面判断,周三银行股虽收复 5 日线,却呈现缩量反弹且留下上影线,显示多方在挑战上周高点时信心不足,这也为后续走势增添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