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 渊虚之羽》M站开分76, 对比黑猴的81分是不是太低了?
大家好,我是戒戒,专注于分享游戏心得和趣事的戒戒
就在今天也就是7月24日,备受关注的国产类魂游戏《明末:渊虚之羽》正式发售,其Metacritic(M站)评分定格在75分(PS5版,收录49家媒体)。这一分数迅速引发玩家热议,毕竟去年国产巅峰《黑神话:悟空》以81分的佳绩惊艳全球,5分之差是否意味着《明末》的“失败”?当深入剖析媒体评价的两极分化,答案远比数字复杂。
《明末》的评分呈现显著的“断层分化”。IGN打出8分,盛赞其“快节奏、高动态的战斗系统”和“业界标杆级别的技能树设计”,认为玩家可借此实现深度的流派定制,虽有后期Boss设计缺陷,但瑕不掩瑜。TechRadar更是给出90分,称其为“自《匹诺曹的谎言》后最佳类魂游戏”,关卡设计与战斗节奏备受推崇。 然而低分侧的评价堪称凌厉,PC Gamer仅给出49分,直指核心矛盾:游戏40多小时的流程看似庞大,实则是对《黑暗之魂》《血源诅咒》的“拙劣模仿”。
评分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战斗与关卡设计空洞化,普通战斗被批“形式单一、缺乏打击感”,毒雾、复活怪、木板迷宫等元素照搬魂系经典(如“病村”),却未融入明末世界观逻辑。
美术风格割裂,角色造型被讽“似付费外观商店产物”,甚至出现“最佳抗性装备需穿内衣作战”的荒诞设定,严重破坏历史沉浸感。
创新局限化,虽通过闪避连击积累能量释放技能的设计(无蓝条限制)在Boss战中展现出《只狼》式节奏,但该亮点未能延伸至普通战斗,整体仍显拼凑感。
真正将《明末》推向争议焦点的,是媒体对其“文化表达力”的质疑。PC Gamer的结语极具代表性:“设定本应呈现东方奇诡末世之旅,最终却沦为泛魂系仿品。它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这一批评直指国产3A长期痛点,在借鉴与原创间失衡。相比之下,《黑神话:悟空》虽同样借鉴魂系框架,却以中国神话重构+武术美学为核心,打造出深植东方基因的视听体系。而《明末》虽以明末乱世为背景,却在场景设计(如西欧风城堡)、怪物设定中未能建立起连贯的美学叙事,被指更像“混乱的虚幻引擎技术演示”。Radio Times的40分差评进一步强调,这种“未能理解魂系伟大之处”的模仿,终难唤起玩家的情感共鸣。
《明末》的76分对比《黑神话》81分确有差距,但低分背后是国产3A在“学习与独创”路径上的必经阵痛。它未能如《黑神话》般重构文化符号,却也凭借扎实的战斗框架证明:中国团队有能力驾驭国际主流品类。若玩家能宽容看待其青涩,这份75分的答卷,或许正为下一部“黑神话级”作品铺下了第一块魂骨。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有什么想说的给戒戒点个赞和留言吧,关注戒戒不迷路!
原创于:戒戒说游戏
未经授权,不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