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解禁市值超5200亿元,9家上市公司紧急避雷,这些股被基金经理疯抢
8月A股迎来年内第二大解禁洪峰! 单月解禁市值超5200亿元,9家上市公司因巨量限售股解禁面临股价冲击,其中海光信息解禁市值高达1980亿元(占总股本61.86%),润泽科技、弘业期货紧随其后,解禁比例均超60%。
与此同时,机构资金正紧急调仓:二季度公募集体抛售新能源(宁德时代遭砍仓),疯狂加仓AI算力(中际旭创)、机器人(五洲新春)和创新药(科伦博泰),单周主力资金净流出792亿元,外资却逆势抄底医药生物。
中美90天关税暂缓期将于8月12日结束,若谈判破裂,机电产品出口或骤降15%。8月A股解禁总规模达5248.71亿元,环比激增97.79%,仅次于今年2月的峰值。 其中第二周(8月11日-15日)压力最大,单周解禁市值2397亿元,占全月45%。
海光信息8月12日解禁14.38亿股(市值1980亿元),解禁比例61.86%,居A股首位。 尽管两家券商将其列为8月金股,但散户需警惕原始股东套现冲动。
润泽科技8月8日解禁10.76亿股(市值518亿元),解禁比例62.05%。 其定增配售股东包括京津冀润泽数字信息公司等机构,成本价不足市价三成,抛压风险极高。
股东江苏弘苏实业因司法强制执行,被迫减持3023万股(占总股本3%),公司主力资金连续6日净流出1.98亿元,股价已提前异动。
高比例解禁股名单中,大族数控(解禁比例84.39%)、华兰疫苗(76.37%)、海昇药业(75%)和魅视科技(70.59%)四家公司解禁股占比超70%,中小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危机。
广发刘格菘旗下6只基金集体减持赛力斯、北方华创,新能源仓位缩水超17%,转而重仓港股互联网(小米集团增持25.66%)和机器人产业链(协创数据加仓76%)。
永赢基金狂买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中欧冯炉丹对小鹏汽车加仓760%,对芯原股份增持716%,后者手握AI芯片订单30亿元。
永赢张璐预言“人形机器人渗透率将超100%”,鹏华闫思倩指出单台电力巡检机器人可降本50%,基金重仓五洲新春(减速器)、汉威科技(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商。
长城医药精选基金加仓三生制药、石药集团,单季净值暴涨35%;创新药企科伦博泰获高楠管理的永赢睿恒基金新晋前十大重仓,政策红利下海外授权订单激增。
公募扎堆的泡泡玛特市盈率达100倍(迪士尼仅25倍),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市销率13倍,远超行业3-5倍均值,中欧基金经理警示“警惕多巴胺陷阱”。
8月12日关税暂停期截止,若谈判破裂,占中国出口58%的机电产品面临12%-15%销量下滑,光伏组件价格已跌破1.2元/瓦。
民生商品(机械零部件、日用品)关税或降至15%以下,但芬太尼相关20%关税保留;半导体设备限制可能松动,中芯国际有望获14nm设备进口许可。
发改委严控光伏、锂电、水泥等行业产能,螺纹钢期货价格3800元/吨成钢铁股反弹风向标。政策驱动下,徐工机械(解禁296亿元)、海螺水泥等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
金龙鱼加速布局大健康功能性产品;京东以185亿元收购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创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纪录;中国一汽7月销量25.24万辆,同比增6.5%。
A股放量下跌1.94万亿元,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792亿元,新能源(宁德时代)、半导体遭抛售,但医药生物逆势吸金82亿元,恒瑞医药成外资抄底标的。
严控光伏、汽车、快递等行业无序扩张,银行板块因保险资金增持获防御属性加持,招商银行等高股息标的受青睐。
7月末89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科技股成重灾区。 若个股满足“股价涨幅>30% + 市盈率>行业80%分位 + 大宗交易折价>8%”,减持概率达75%。
半导体(中芯国际)、消费电子(工业富联)预喜,但消费与地产链承压。 宁德时代估值跌至20倍PE,需警惕业绩暴雷。
连续三日净卖出24.45亿元,但对迈瑞医疗、立讯精密逆势加仓,消费电子与医药成外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