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官司, 还有轻描淡写的八个字, 背后是《率土之滨》十年的坚持!


就在近日,《率土之滨》的官方公众号发出表态:“原创不止,捍卫不休”。这八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却瞬间点燃了游戏圈的热议。

熟悉这场风波的人立刻明白,它指向的正是两年前轰动业界的“《率土之滨》诉《三国志·战略版》侵权案”。

这起案件被广泛称为“中国游戏圈最受关注的侵权案”,不仅因为涉及金额巨大,更因为它触及了一个长期模糊的法律难题:游戏玩法相似,算不算侵权?

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

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率土之滨》的游戏规则和系统设计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智力成果”。

法院认为,《三国志·战略版》在结构上使用了《率土之滨》多达79项独创规则,构成著作权侵权,判令其运营方简悦公司修改内容,并赔偿网易5000万元。

在这之前,游戏玩法是否受著作权保护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玩法”属于思想范畴,不受法律保护,只有具体代码、美术、文字等“表达”才算。但这次法院明确指出,某些高度系统化、具体化的玩法设计,如果具备独创性,也可以成为受保护的“表达”。

然而,判决并未终结纷争。《三国志·战略版》方面不服结果,提出上诉。2025年8月11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作出裁定,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审,让这场维权斗争又进入下一个章节。

在这场争议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是:游戏创新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个人认为真正的创新,在于如何在基础之上做出独特表达。

《率土之滨》近年来推出“流浪军”“天下大势”系统,引入实时天气、地形高低差、水战机制,甚至将群体AI融入战场,这些都被业内广泛借鉴。它还首创了多战法、觉醒、兵书进阶等武将养成体系,定义了“率土Like”品类的标准。

今年,《率土之滨》又推出“青春服”,主打“不抽卡、不氪金”,降低玩家门槛,吸引年轻群体。近期还宣布与《狼人杀》联动,玩家在保留原有策略规则的同时,化身“汉室”或“军阀”,阵营保密、暗流涌动。

这些都是《率土之滨》对玩法的积极探索。

说到底,游戏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不是复制。当一款游戏能不断推出新机制、新体验,引领整个品类向前走,它才真正掌握了话语权。《率土之滨》的底气,正来自于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未来的游戏之间的竞争,拼的不只是谁上线快、谁营销猛,更是谁更能守护自己的创意,谁更敢在无人区里开路。这场官司的最终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行业开始认真思考:我们该如何尊重原创?

如今,这场关乎中国游戏未来走向的官司仍在继续。无论最终判决如何,它都将成为中国游戏法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