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狂潮引发电力危机:全球数据中心十年耗电或翻番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人工智能(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正成为全球电力需求攀升的核心引擎。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突破945太瓦时(TWh),较2024年增长超120%。在此背景下,海外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算力基建,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凭借技术优势与完整产业链,迎来出口黄金期。2025年1—6月,中国电力变压器出口同比增40%以上,北美、中东、欧洲市场需求激增,行业高景气态势延续。
AI驱动电力需求:数据中心成“耗电巨兽”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达415TWh,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5%。而AI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推高这一数字:
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2028年达325—580TWh,占全国用电量的6.7%—12%,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3.1%—26.9%。
中国:2024年数据中心耗电量约100TWh,占全球25%,预计2030年将增长170%至270TWh。
欧洲:同期用电量预计增长70%,达220TWh。
施耐德电气《算电协同报告》指出,近七成企业预计未来三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年均增速超15%,核心挑战在于供电稳定性与碳排放管理。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能耗尤为惊人:单次ChatGPT请求耗电2.9Wh,是传统搜索的9.7倍;文生视频等复杂任务更将推高单位能耗。
海外巨头资本开支狂飙:AIDC基建进入快车道
2025年,北美四大云服务商(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资本开支合计超3150亿美元,重点投向AI算力与数据中心建设:
亚马逊: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1000亿美元,主要用于AWS云扩容及AI芯片部署。
谷歌:全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Q2单季支出224亿美元,同比增70%。
Meta:2025年资本开支660—720亿美元,2026年或超1000亿美元,聚焦AI基础设施。
微软:2026财年Q1资本开支预计超300亿美元,持续加码数据中心投资。
全球液冷龙头维谛技术(Vertiv)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26.4亿美元,同比增35%,并上修2025年业绩指引至100亿美元。西门子能源、伊顿、GE Vernova等电力设备巨头积压订单同比增27%—41%,交付周期长达4年,供应链紧张加剧。
中国电力设备出口高歌猛进:变压器领跑,技术优势凸显
在全球供需失衡背景下,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凭借完整产业链与技术实力,成为海外AIDC建设的核心供应商:
出口数据亮眼:2025年1—6月,电力变压器出口金额超200亿元,同比增49.36%;开关、电缆出口同比分别增25.83%、41.46%。北美地区变压器出口同比增110.64%,创历史新高。
企业案例:成都西电中特电气2024年海外订单突破5亿元,产品远销50余国;2025年一季度订单金额近1.2亿元,核心产品包括50000kVA电力变压器、36340kVA整流变压器等。
中信建投分析,中国一次设备出口自2022年起持续高景气,2024年变压器出口规模超330亿元,同比增40%。预计2025—2026年,国内头部企业将逐步落地海外AIDC订单,高附加值产品(如液冷系统、智能配电设备)有望贡献增量弹性。
挑战与机遇:算电协同成破局关键
尽管需求激增,但数据中心并网拥堵、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等问题凸显。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通过底层多元能源接入、中层负载调节、上层算法优化,实现算力与电力动态匹配。北京理工大学专家王永真指出,高密度散热与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是当前技术瓶颈,需通过液冷技术、超级电容等创新方案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