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峰会连锁反应:乌克兰接纳空中妥协必将失去“萨普桑”
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会时达成了空中停火的原则性协议,不过,因为具体细节还得双方团队继续商量,目前还没有正式宣布。要知道,这对需要更大援助的乌克兰来说,可能意味着挺难的局面。
特朗普跟普京用一种外交手段,成功达到了削弱乌克兰的结果。
俄美两边正在琢磨,让俄乌双方暂停使用无人机和导弹来互相发动空袭,作为缓和局势的起点,不过,这个方案得看基辅那边是不是同意。
这几个月里面,俄乌双方的空中打击不断升级,俄罗斯也发动了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最频繁、最大规模的空袭,而乌克兰则积极回击,加大了无人机对俄方后方机场、弹药库和航空港的大规模攻击力度。
其实,在峰会正式开启之前,西方媒体已经从多个可靠渠道了解到空中停火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拜访俄方期间,空中停火成了主要议题之一。峰会还没开始,乌克兰就表达了支持空中停火的态度。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顾问,泽连斯基身边的红人波多利亚克,曾明确表示,基辅准备讨论停火问题,包括空中停火,以此作为开启全面谈判的第一步。
可说是有不少问题待解,比如:对俄乌停火怎么监督落实?会用什么样的机制来防止双方违反协议?停火的范围会不会包括到前线的战斗?毕竟俄军在前线用大量火炮、无人机,还有制导航空炸弹,支援地面部队的攻势,这都得考虑在内。
另一方面,“马迪亚尔之鸟” (The Bird of Madial)无人机部队等多只乌军力量正通过切断俄军通信线路、破坏后勤,努力阻碍俄军的攻势,效果还挺明显。同时,乌克兰的无人机对俄罗斯的油气设施、交通要道、工业企业及居民区实施了大规模打击,已经让俄方头疼不已,这些行动似乎真正戳中了国土安全体系薄弱环节的痛点。
乌克兰目前最紧缺的,便是那种能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动打击的远程武器,于是,“萨普桑”(Sapsan)远程导弹就得提一提了。
要是波多利亚克的说法是真的,那乌克兰突然答应停火,搞不好是因为他们的空中作战实力正遭遇严重打击。就在峰会即将召开之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国防部联手开展了一系列秘密行动,成功又精准地搞垮了乌克兰好几个军火生产基地。这些厂子正在用德国的资金研发“萨普桑”(Sapsan)远程导弹,显然形势变得越发紧张了。
不过,说实话,那次的这些精准打击几乎没人注意到,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阿拉斯加峰会的进展上了。
早前报道指出,乌克兰从2006年开始就着手研发“萨普桑”导弹,想替换当时乌军唯一的弹道导弹——那还是老旧的苏联“圆点-U”导弹。不过,因为资金紧张,项目一直推进缓慢,有段时间甚至在2013年搁置了。
2014年乌克兰发生基辅“广场革命”之后,这个计划又重新启动,并得到了欧洲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的资金支持,包括出口用的“雷霆-2”导弹系统,就是在沙特阿拉伯的财政援助下开始研发的。
关于“萨普桑”导弹的厉害之处,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曾提过,这款导弹的弹头重达480公斤,庞大的弹头意味着爆炸时能释放出更为惊人的能量,不管是对敌方的军事目标、装甲集群,还是坚固的工事,都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战场上,这种强大的杀伤力足以左右局部战局的走向。
“萨普桑”的设计是为了在大气层内弹道飞行时躲避现代防空系统,比如俄罗斯的S-300和S-400。这“飞行中变轨”的功能,让拦截起来特别麻烦。乌克兰方面声称,“萨普桑”的精准度比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还要高,圆概率误差大约有20米,而“伊斯坎德尔”大概是30米左右。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以前秀出过一张图片,显示乌克兰“萨普桑”导弹系统的射程范围。图上,莫斯科一带的欧洲部分和几乎整个白俄罗斯领土,都在它的打击范围之内,包括明斯克也在覆盖范围内。
俄罗斯国防部也确认,自从特别军事行动展开以来,乌克兰军方多次用“雷霆-2”(“萨普桑”)导弹袭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特别是克里米亚半岛。
乌克兰曾经差不多搞出了能延伸射程的导弹,打击范围能覆盖俄罗斯的大片领土。去年11月,俄罗斯就用了最先进的“奥列什尼克”(“榛树”)高超音速武器,目标锁定乌克兰南方机械厂 —— 这可不是巧合,那厂正是“萨普桑”这类导弹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